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不少人拿到劳动合同的那刻,可能连合同内容都没看清,就挥着笔杆子“签签签”,觉得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
可是,合同中有哪些具体内容,有哪些合同不能签,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怎么办······这些问题你都清楚吗?
事关自身的合法权益,赶紧学起来!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用人单位应及时安排被录用的劳动者工作,按照劳动者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支付劳动报酬,并且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提供必要的劳动条件,保证劳动者享有劳动保护及社会保险、福利等权利和待遇。
按照国家法律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采取书面形式。
《劳动合同法》第十七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劳动合同除前款规定的必备条款外,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培训、保守秘密、补充保险和福利待遇等其他事项。”
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劳动合同是保障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法律形式。
2.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3.签订劳动合同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保障。劳动者在合同期限内获得有保障的工作,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解除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