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赤兔上看到一个讨论,说是有一位朋友的集团总部打算调他到总部工作,但是他的领导私下里聊天,劝说他如果不去集团,那么到年底会给他提成部门总监,权衡之后他接受了安排,拒绝了集团的内调,继续在分公司。但到年底这个领导离职了,弄得他十分尴尬、一肚子苦水。
(忍住大江般的眼泪)
这个确实是一个很杯具的故事,不过,工作过一些年的老油条们应该见怪不怪啦。甚至更多的老司机会告诉新入职场的“小白”们:领导不过给你“画饼”好了,认真你就输啦。
这话也许很像真的,毕竟领导们做“思想工作”的时候确实是有目的性的,能不能最终兑现承诺也是不确定。
那么,是不是简单的说不要相信领导的承诺呢?我的观点是——领导在画“饼”,你不能不信,但要看“饼”好不好吃。
1.领导真的是在画“饼”
领导的承诺有两种可能性:
一是的确有这个机会,他手持晋升虚位以待。
二是虽然理论上可能但几乎没有这个机会,他不过是鼓励你干活。
但是,如果你真的信了这种分类,拼命刺探其承诺的真实性,输的往往是你。
比如,现在是第一种情况,可能最终由于领导呗调走或者集团变动,或者其他Boss也抵抗不了的客观条件变化而“黄”了;而如果今天领导只是为了鼓励你,那个晋升机会八字还没有,但是你认真的做,最后摊上好事,也大有可能。
我们不妨再看看赤兔上的这个故事,如果这位朋友调到集团总部后发现:原来跟他平级、表现还不如他的同事在年底升任部门总监,而他还是集团总部给领导打杂。心情也是超级尴尬、一肚子苦水吧?
郭德纲相声里有一句台词,我印象特别深——“你保证他,谁保证你啊”,其实很适合这个情况:就算是公司老板也受限于企业发展,如果发展得不好,原来说的“大的机会”就根本不可能实现;如果公司发展好了,想当年画的“饼”很有可能还要更大,比如,当年跟马云一起创业的小伙伴们能想象现在的情景?
成熟的心态是——衡量机会对自己个人的价值,然后尽人事。
(曾经有双大腿在我的眼前)
2.选择只有一个核心尺度,这个承诺是否是你想要的
举个例子,我原来在一个成熟的项目部做工程部文员,工作已经很熟悉了,但是我知道:非工科出身的文科生,在工程部做文员也就到头了,我渴望外界的机会,我更渴望管理和开拓性质的工作。
这个时候,因为公司要拓展项目,计划把我委派到另外一个新拓展的项目为甲方提供工程技术支持。领导谈话的时候承诺:“如果这个项目成功了,以后你就负责那边的办公室工作”。但别人都跟我说,这个项目并不容易,因为之前已经派去的2个人都被撤换回来了,那边的客户更是刁钻。
说实话,这位领导私底下跟我的关系很好,她也说你这一走半年,不仅工作难度大,这边的工程文员也一定会招人,就怕你最后新的机会黄了,回来还没有位置了。
但是我当时的判断是,这个机会刚好与我个人规划高度契合,那就应该抓住,就算不行,也是往自己的职业目标踏出了一步。
后来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最终还是成功拿下这个项目,而我则如愿地升职加薪做了这个分项目的办公室经理,并且新的项目有更多机会,后来又连续地升职加薪了几次。
(哈哈哈)
3.关于领导的人品的考虑
领导画的“饼”要不要信?就这个问题跟朋友们聊天的时候还有另外的一个关注点就是领导的人品。的确,如果领导平时就是说话不算数的人呢?
还是要分情况来看——
1)如果领导人品、能力确实有问题。这个时候,如果有机会离开,不要被这个领导的“挽留”和“开出的条件”牵绊,领导对一个职场人来说太过重要,比许诺的涨工资更有价值。
2)如果领导人品、能力都很好,但新的机会跟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特别契合,那么,就必须讲明自己对未来发展的设想,并真心很感谢这位领导的挽留,以后尽可能保持往来关系,换一种方式成为工作上相互的助力。
(来啊,互相帮助啊)
3)如果领导人品、能力都很好,并且现有岗位更可能有好的发展,那么就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好了。毕竟领导已经“有意”,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你“更好发展”的概率呀。这个时候,就不要再看外面的几乎,心无杂念的再干上一个阶段再说(在职场的话,通常是半年或者一年)
领导的承诺,你到底信不信呢?我的观点已经表达完毕,最后,再多发散一点:有人说职场就像“宫斗”,你需要练习七十二变、练习火眼精精。其实,没那么夸张,既不会完全单纯、也不会处处尔虞我诈,讲透了不过是一群不同性格、不同特点的人聚在一起,共同在“公司”这个平台上完成协作、实现价值交换。
-The End-